娘•尼玛沃色活佛和千米观世音唐卡
藏传佛教宁玛派中的“宁玛”意为“古旧”,它形成于公元11世 纪,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创立时间最早的教派,因此其历史也最为久远。现任隆务寺如意法雨印经院的主持活佛娘•尼玛沃色在未出生时,就被当地的三位高僧认定是宁玛派娘•尼玛沃色活佛的转世。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独特之处,按藏传佛教的说法,转世的活佛一般是具有一定名望的大喇嘛和活佛,并具有神圣性。
1985年娘•尼玛沃色出生于热贡隆务镇。幼时,娘•尼玛沃色被隆务寺的卡索活佛带到寺院生活,以便学习佛经等寺院文化。 他对寺院有特殊的情感,寺院对他来说并不陌生,天生有着一种亲近感。然而,父亲希望他学习汉文化,因此为他安排了一条求学之路,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熟悉的寺院,开始了新的生活。
考入大学的娘•尼玛沃色看起来和普通的大学生没有两样, 他的人生在他人看来似乎离寺院越来越远。然而,大学毕业后, 娘•尼玛沃色毅然落发到隆务寺出家,进入佛门,走上了他梦寐以求的佛学之路。
娘•尼玛沃色再次回到寺院,回到卡索活佛的身边生活,学到很多知识,在文化修养和人生境界上得到了提升。对娘•尼玛沃色来说,卡索活佛是他的良师益友,更是他人生路上的指明灯。 “文革”时,卡索活佛在隆务寺担任如意法雨印经院的主持活佛,当时印经院被迫停止一切事务。1985年后,卡索活佛开始恢复隆务寺的如意法雨印经院,在卡索活佛的管理下,印经院从无人问津的局面出现了新的起色,然而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如意法雨印经院是卡索活佛从1985年开始,一点一点恢复的。曾经在隆务大寺有这样一个印经院,之后,由卡索活佛整理残缺,一个一个经板重新雕刻出来的。这里面有一些著作,由赤甘仓活佛整理的比较多一些,有噶丹热巴的道传。雕刻的人员每年有四十到五十多个人,都是在秋季、冬季开始雕刻。
人寺后,娘•尼玛沃色坚持早晚功课,经教学习,修禅念佛,严 守戒规,是隆务寺品德高尚、佛学造诣深厚的僧人之一。2010年, 卡索活佛将隆务寺如意法雨印经院交由娘•尼玛沃色管理,年仅 25岁的娘•尼玛沃色面对印经院的现状,积极实施有效的管理措 施,解决了印经院人才流失、资金不足等困难,改变了印经院的状 况,使得印经院面貌焕然一新。
1999年,由藏族艺术家宗者拉杰组织策划和创作设计的《中国藏 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轰动了文化界,并被收人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彩绘大观》被誉 为藏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然而,《彩绘大观》并没有留在热贡本地,为弥补这个遗憾,娘•尼玛沃色萌发了创作千米观世音唐卡的想法,意在向《彩绘大观》致敬,将热贡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和极致。
为了拟定千米唐卡的绘制内容,娘•尼玛沃色组织摄制人员 等5人,奔赴甘肃敦煌、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收集文字资料、拍摄各地精美的壁画等艺术素材,并拜访、请教历史、宗教、藏学等相关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历时两年之久。
走访结束后,娘•尼玛沃色组织专家团队整理资料,共同商榷、研讨,几经修改,最终确定了千米观世音唐卡的内容。千米观世音唐卡包含藏族历史、宗教、文化、艺术、民俗等各方面的丰富内容,全面准确地介绍了藏传佛教在热贡地区的传播、热贡悠久古老 的历史以及藏民族的生活习俗等。经过长久精心准备之后,千米观世音唐卡的画师团队开始了夜以继日的绘制。绘制过程中不 可避免会出现很多不可预知的困难,娘•尼玛沃色始终如初,迎难而上,尽全力解决所有问题,保证千米观世音唐卡的完美顺利竣工。
坐落于隆务寺西南方向的如意法雨印经院,红墙高耸,幽静雅 致,院内分藏版库、纸库等。印经院由卡索活佛多方搜求残存孤本、珍本、秘本创办。在娘•尼玛沃色活佛的管理下,每年雕刻经版上千,印刷经页数万。即使在千米观世音唐卡绘制过程中,娘• 尼玛沃色始终尽职尽责管理着印经院。掌管印经院后,娘•尼玛沃色常常与经版经书为伴。印经院 的经版上不仅刻有经文,还涉及历史、藏医、语言文字等诸多方面, 内容丰富。搜集的一些孤本资料十分珍贵,藏传佛教各大寺院争 相在如意法雨印经院订做经书。印经师每日忙碌,不得停歇,印经 院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除印经师外,自娘•尼玛沃色对印经院 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后,雕刻师们不仅有足够的能力养活家人,并且 做着他们热爱的工作,回到了属于他们的雕刻时光。
千米观世音唐卡绘制期间,娘•尼玛沃色邀请了中国工艺美 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更登达吉、西合道等大师到绘 制现场进行指导。更登达吉、西合道等人对千米观世音唐卡的内容、人物的服饰、颜料的黏性等各方面进行认真检查、探讨,提出了 很多指导意见。娘•尼玛沃色一路陪同,认真铃听,在需要修改的地方做标记,及时修正错误、弥补不足。
热贡艺术是多民族、多地域、多文化汇集,包融、创造性极强的独特艺术,集中了当地民族的智慧。千米观世音唐卡绘制的内容 无一不在表现藏族人民勤劳勇敢的品质、藏汉民族团结以及藏族人民对藏传佛教忠诚的信仰等。
娘•尼玛沃色身在佛门,念经、学佛和修行是他生命中的重要 课题,对神佛的信服和尊崇显然也是他终生的信仰。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凭借智慧、才能、独到的见解和令人钦佩的勇气,用自己 执著的方式传播发展着宗教艺术、延续着藏族文化。千米观世音唐卡作为一个艺术家的个体实践,显然对传播、发展、诠释热贡艺术和文化,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也是继宗者拉杰的《彩绘大观》 之后,热贡本土艺术所做的有益尝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