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宗者拉杰与《彩绘大观》
由当代藏族著名唐卡工艺美术大师宗者拉杰策划设计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以下简称《彩绘大观》),全长618米、 宽2. 5米,上面有唐卡700多幅,不同的堆绣图案达3000多种,整幅画卷有1500多平方米,重达1000多千克。这些数量和规模远远超过了世界上迄今为止任何绘画作品的记录,1999年12月, 《彩绘大观》当之无愧地被收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目前,这幅作品作为永久性的展品珍藏在位于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区中心的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大型藏医药博物馆。
宗者拉杰,1951年12月出生于青海省循化县文都乡牙训村, 这里正是十世班禅大师和格西喜饶嘉措大师的家乡,故乡浓郁的宗教文化气息深深影响着他。他自幼聪明勤奋, 酷爱绘画,因家境贫寒,买不起画笔和纸墨,只能以指代笔,在地上练习绘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拜师学画。
1972年,21岁的宗者拉杰正式开始美术创作,经过多年的潜心研习,他的作品融古贯今自成一格,许多作品在国内外受到关注。
其绘画作品《意乐仙女》在建国35周年画展中获奖;作品《吉祥宝瓶》 在十一届亚运会上展出;绘画作品《白度母》 被赵朴初、巴金、曹禺等30余位著名人士联名签发获奖特等证书。 在首届全国民族百花美术作品展和1993年中国西部民族民俗画展等展示会上,其绘画作品多次获大奖。1981年,宗者拉杰到热贡艺术馆工作。
1980年,由青海省美术协会举办,将全省的青年绘画者 聚集在一起进行了六个月的培训。而当时的热贡文化艺术馆是在1979年重新开馆的,大约有二十余名前来培训的热贡画师。在1981年元 月,宗者拉杰便到热贡艺术馆工作了。1981年的时候,热贡艺术馆还只是被称为“吾屯艺术研究所”,宗者拉杰在那时候便拜更藏大师为师修习唐卡技艺。因为之 前学过现代绘画艺术,宗者拉杰就在传统的唐卡艺术中融入现代绘画艺术的元素进行创新作画,例如《意乐仙女》《纵情唱歌》等多幅作品曾获过国家级、省级奖项,其中一幅作品还在亚运会上获过奖。
随着绘画技艺的日臻娴熟和知识领域的不断拓宽,宗者拉杰发现,由于受历史、经济、地域等因素的制约,对藏文化的深刻内涵开掘不够,绝大多数处于一种低层次、低水平的状态,因而大大降低了文化的品位和价值。作为一个藏族画家,宗者拉杰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责任感随之而至。他决定尽毕生之力画一幅世界上最长、色泽最艳丽、内容最丰富的唐卡画,把藏族历史和藏传佛 教各教派源流,藏族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和思考,用藏族唐卡绘画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展示青藏高原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神奇的自然景观,以此提高唐卡这一民族瑰宝在世界美术中的地位,丰富、 发展宗教艺术,弘扬藏族文化。
从1980年起,宗者拉杰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准备之中。 为追求完美,整个准备过程缓慢而艰辛。他身揣一架120相机, 孑然一人,在高海拔地区行走20多万公里,搜集文字资料20多万字,图片资料5000多张,20多个小时的影像资料,长途跋涉10余年,拜访请教了300多位学者、专家、各教派活佛,并三次赴藏,把积累起来的照片、图画、草稿等拼凑起来草拟《彩绘大观》 的原始蓝图。1997年,宗者拉杰召开了《彩绘大观》学术研讨会, 将收到的论文加以整理,出版了 70万字的藏文《彩绘大观》说明书——(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图说明镜),该书被称为“目前国内仅有的藏族文化百科全书”。 在宗者拉杰的不懈努力下,聘请了 70多位专家、学者作为智慧团, 专门研究解决绘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学术问题。1995年,绘制工 作全面启动,宗者拉杰历时多年设计策划,组织以热贡艺术家为主的300多位来自青海、拉萨、四川等地各民族画师,绘制团队规模庞大,史无前例。按照曼唐、噶玛噶赤等不同画派的画法,采用金、 银、玉石、珊瑚等珍贵的天然颜料,历时四年精心创作完成,同布达拉宫的壁画一样,永不褪色。
1999年8月,历时4年寒暑,《彩绘大观》终于绘制完成,它具备无与伦比的特色优势和无法比拟的重大意义。整幅唐卡画面气 势镑礴、笔法细腻、纤毫毕现、极尽工细,内容博大精深,画面浓彩 重笔,被誉为“藏族文化艺术百科全图”、“中华民族之瑰宝”。
历时多年,宗者拉杰的《彩绘大观》打破了世界上迄今为止任何绘画巨作的纪录,完成了一幅从未有过的全面系统的藏族唐卡,当之无愧地成为藏族绘画艺术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