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热贡唐卡四大师-夏吾才让大师
夏吾才让大师1921年出生于吾屯(系自幼便受到强烈佛教绘画氛围的熏陶,对佛教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1929年,年仅8岁的夏吾才让到吾屯上庄寺院学习绘画,带着一种对艺术与生俱来的向往与追求,开始了他的唐卡绘画生涯。他的唐卡构图严谨、人物造型生动、线条流畅、色彩对比强烈、画面鲜亮,在热贡及整个藏区享有盛誉。10岁的时候,夏吾才让跟随师父到塔尔寺作画,时间长达八年。塔尔寺建筑宗教色彩浓郁,艺术珍宝众多,在这里夏吾才让学到了更多热贡艺术传统的绘画技巧和制作流程,在绘画艺术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塔尔寺里有许多壁画是夏吾才让和他的徒弟所作,这是夏吾才让在不断追求艺术提高的道路上,留给世人的传世杰作。
对于夏吾才让来说,结缘国画大师张大千,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1940年国画大师张大千携其夫人及学生去敦煌临摹壁画,在此期间到青海视察。张大千当时在塔尔寺入住的房间里,除他之外,有四个年轻的喇嘛弟子,看起来相貌平平并无特别之处。清早起床之后,张大千看到这几个年纪轻轻却手法娴熟的喇嘛在布上作画,上前询问才知这是唐卡。张大千也是首次接触并惊叹于这一藏族传统的绘画艺术。这几个喇嘛中,最令张大千欣赏的便是其中年纪最轻的一位即夏吾才让。张大千从夏吾才让口中得知,这些弟子年纪虽轻,却都已经有十几年的绘画经验了。之后,国画大师张大千热情地邀请夏吾才让跟随他前往敦煌协助临摹壁画,那时的夏吾才让年仅18岁。
来到艺术之海敦煌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夏吾才让欣赏到了更多的藏汉佛教绘画艺术,对藏汉佛教绘画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加之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提点指导,夏吾才让的艺术水平有了质的提高,最终奠定了他的艺术风格。张大千对夏吾才让来说,无疑是千里马遇到了伯乐。
张大千先生的目的就是要修复敦煌窟里的壁画,里面有各朝的壁画,不修复的话,有的壁画涂料不鲜艳,有的壁画不能清楚地看到,还有的涂料掉落。为了修复壁画,他们在敦煌住了两年。直接在壁画上修复的话有一定的困难,他们首先在纸上 复画,然后画在布料上,夏吾才让他们上涂料,张大千画色复线, 共同用了两年的时间。因为壁画上有泥,用来保护壁画,在那里也有许多热爱保护壁画的人帮助他们,一起用泥来保护。张大千用手敲墙壁,有的里面是空的,把上面的泥刷干净后,里面有没有上涂料的壁画,就这样他们修复了很多的壁画,也出了一本这方面的书。
离开敦煌之后的夏吾才让,并没有停止他追逐绘画艺术的脚步,和其他热贡艺术家一起潜心到各大藏传佛教寺院进行绘画创作,路途辛苦却不悔初衷。为了吸收各地寺院的绘画特长,学习更 多不同的绘画技法,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此时的夏吾才让,绘画技术已然娴熟。23岁出师,30多岁已蜚声画坛的夏吾才让,为了寻找唐卡的根源,在1956年时和徒弟 一起到西藏布达拉宫朝拜观摩后,又远赴印度加尔各答、蒙古等地参观学习。他们拜访了近50座寺院遗址,在印度佛教圣地再一次欣赏了无数珍贵的艺术作品。夏吾才让吸收国外的文化艺术精华,将其与国内藏汉佛教绘画艺术融合,用早已纯熟的绘画技艺, 创作出一件件优秀的唐卡作品。
夏吾才让的彩绘艺术作品流传于五湖四海,许多作品被收藏于西藏布达拉宫、青海塔尔寺、中国美术馆及美国、曰 本、印度、尼泊尔等国的美术馆、博物馆和宗教寺院。他的代 表作品《释迦牟尼生平图》、《观音菩萨画像》、《无量光佛画像》、《八马财神》 等,相继在西宁、兰州、西安、广州、北京、港澳以及 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展出,受到中外专家学者和艺术 家的高度评价,被誉为“中国民族艺术的瑰宝”、“青藏高原上的奇葩”。
2003年12月,夏吾才让大师在家中逝世,享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