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热贡唐卡艺术家-青培
热贡地区出现家家从艺的艺术创作盛况,除了艺术世家和 家庭条件贫困的从艺者外,年都乎还有一位村主任画家一 青培。
青培1973年出生于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家人给他规划的人生道路是到了学龄便入学接受正统教育。而青培自小即酷爱唐卡艺术,他经常去看寺院和家里悬挂着的唐卡,看了一遍又一遍,越发入迷。他还试着在纸上自己勾勒草图,这引起了家人的注意。 起初,没有人支持他放弃正规学习的机会去学唐卡,但唐卡的种子已经种进了幼童的心田。他意志坚定,毅然选择了自己所喜爱的唐卡艺术之路,最终也获得了家人的认可。13岁时,在家人的支持下,青培正式拜自己的叔叔青觉为师,开始刻苦研习唐卡技艺。
青觉是塔尔寺的画师,青培曾随他到塔尔寺学习画画。从8岁起就开始画一些小东西,12岁起就正式学习画唐卡,到15岁的时候,青培对唐卡的画法和技巧,已经小有自己的体会和心得。之后,青培拜久美尼玛大师为老师,他还是这里著名的云丹和却丹大画师的弟子。青培的启蒙老师青觉是云丹的弟子,久美老师主要是却丹的弟 子。云丹和却丹在整个安多地区享有盛誉。隆务寺的夏曰仓仁波切和拉卜楞寺的活佛等著名寺院里的上师,都奉云丹和却丹为主要画师。
身为出家人的青觉,具有非常扎实的佛法知识与实修功底,而且对青培的要求极为严格。青觉大部分时间用于念经,精研佛法。青培深受熏陶,在佛法知识方面获取了极为丰富而珍贵的养分。青觉在绘画尺寸和度量方面要求十分严格,不容许有分毫偏差,青培也由此打下了扎实的唐卡绘画基础。
青培小时候学习条件十分艰苦,只能在小木板上铺上一层黑墨水,晒干后当做黑板反复练习绘画。“叁木札”练就的是绝技,而这一绝技,13岁的青培苦练了整整五年,之后才有资格在画布上作画。
画唐卡讲究心静、手稳和眼睛准,这些都需要多年的苦练。夏天每天要画12个小时,其他季节每天也要画10小时左右。而在学画之前要先学《造像度量经》等“三疏一经”。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大威德金刚等五六百位佛陀、菩萨、护法各有各的画法,诸如从发髻到眉间、从眉间到鼻尖、从鼻尖到嘴唇、从颈部到心口、从心口到脐眼、从脐眼到会阴,各处比例关系极其严格,画师不得越雷池半步。绘制之前要先用炭笔在画布上打格子,用以确定比例。
“三十二相”(显著特征)和“八十随形”(细微特征),以及手印、 法器等,无一不有近乎苛刻的规定。一个花瓣、一缕衣襟,画上一 整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自小便对热贡唐卡情有独钟的青培,并不觉得累和苦。在如 此艰苦的学习环境下,青培坚持不懈地跟在恩师身边学习了 5年 打底稿。
青培并不满足于5年的唐卡学习经验,于是又拜著名唐卡艺 术家久美尼玛为师。跟随久美尼玛及同门师兄扎西系统地精习了 打磨、调配颜料,以及勾线、磨金等复杂的绘画技能之后,青培与扎西逐渐成为久美尼玛所有弟子之中绘画技能最为优秀的两位。20 岁时,青培随恩师久美尼玛、师兄扎西一同参与了甘肃拉卜楞寺大经堂的绘制工程。
22岁的青培开始独立绘制唐卡,在德庆寺绘制过很多优秀作 品。1994年10月,他的堆绣作品《财神》人选中国民间艺术大展。 1996年至1998年,青培作为热贡地区优秀画师参加了《中国藏族 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的创作。
2006年青培被授予“青年致富能手”称号。这个称号象征着他在唐卡这条路上所取得的不仅仅是艺术、信仰的回报,更是艺术所带来的物质回报,也说明了他这个村主任是带领全村人奔向致富 道路的带头人。
2007年,青培唐卡作品《文殊菩萨》被上海美术馆收藏;2008年, 作品《四大天王》在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节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艺术节上荣获优秀奖。这一年,他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6月,青培获得“青海省一级民间工艺师”称号; 同年8月,在第三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上,他的作品《弥勒佛》获得优秀奖;12月,他被授予“热贡艺人之家”荣誉 称号;这一年他还获得了年度优秀村干部荣誉。2013年9月,他被聘为首届热贡唐卡绘制大赛评委专家。2014年7月,他被命名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每一个热贡拉索都有一个传承和发展热贡唐卡技艺的信念和 愿望。随着青培所获得的荣誉越来越多,慕名前来求学者也络绎不绝。至今,青培培养弟子有1〇〇余人,其中优秀弟子有四十余 人,有些弟子在大型唐卡工程《宗喀巴功德大全》中担任唐卡画师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