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热贡唐卡艺术家-洛藏
热贡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堆绣、建筑等艺术门类。年都乎村是 热贡地区远近闻名的“堆绣村”,全村绝大多数村民从事堆绣艺术品 的加工、制作。洛藏,是热贡堆绣艺术家中出色的一位。
洛藏1970年出生在热贡年都乎村,7岁开始上学,但由于各种原因,1980年洛藏辍学当了僧人。那时洛藏的老师是三旦大师。在他座前洛藏学习识字,大师去世后,洛藏便到云佩大师座前继续求学。后来洛藏就一直在寺院自学。
13岁时,洛藏就开始学习堆绣,初学堆绣时自己一人无力完成一幅完整的堆绣。所以17岁时跟着老师苦学堆绣,也跟着老师去了很多地方制作堆绣。回到热贡,隆务寺正在制作
大型的堆绣,洛藏也就参与到制作大型堆绣的队伍中。
学习唐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每位学徒都要经历几年的反复 练习才能掌握好绘画的基础。寺院是宗教艺术的发源地,在寺院更容易接触到宗教艺术。洛藏的师父精通堆绣,经常在寺院制作堆绣,耳濡目染的洛藏萌发了对堆绣的极大兴趣。此后,他跟随师父,走上了堆绣制作之路。
堆绣以佛画为主要内容,藏语称“规唐”,意为用绸缎制作的唐 卡,它是热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家们将艳丽的五彩绸缎 经过精心的裁剪、细心的熨烫和粘贴拼接,成就了一幅幅做工考 究、色彩艳丽,具有很强艺术感染力的佛教艺术品。
环境的影响和宗教氛围的熏陶,使洛藏自然而然地喜欢上堆绣,开始了堆绣制作生涯。洛藏能够很快掌握堆绣制作技艺,除了师父的悉心教导外,离不开他在艰苦环境下的勤学苦练。洛藏17 岁开始独立制作堆绣,时隔多年,洛藏的脑海里仍能清楚地浮现他第一次制作堆绣的情景。
堆绣是根据规范佛画绘成画稿,按佛像不同部位的要求选取 各色面料,剪贴缝制而成。小幅画面一般为一尊佛像,或者由一尊 主佛像与下方两尊小佛像组成,周围配以花卉、云纹、日月、供品等图案。这种堆绣与塑像、壁画、唐卡一起作为布置,用来装点经堂。 巨幅的堆绣除突出一尊主佛像外,周围还绘制数尊乃至几十尊佛、 菩萨、护法神等,且画面上还配有飞禽、走兽、水波、云纹等图案,内 容十分丰富。巨幅的堆绣作品,专供寺院举行法会“展佛”时用。 巨型堆绣作品的起稿工作难度大,要求画师功底深厚。画师根据 造像量度经计算,把一幅几百平米的画分别画在数十张乃至成百 张面料上,经艺术家制作、拼贴,做到天衣无缝。
洛藏制作最多的是巨型堆绣的佛身衣物。2010年在内蒙古,洛藏制作了一幅480多米的巨型堆绣,这幅巨型堆绣是洛藏和二十多名艺术家花了一年的时间共同完成的。
剪刀、熨斗、烫铲、纸笔、尺子等,这些都是制作堆绣的工具。 制作堆绣,尤其是巨型堆绣,还需要一定的场地,因此很多艺术家 都是在家中将堆绣做好后再送到寺院。
堆绣是宗教艺术的又一瑰宝,佛像是堆绣的主要内容。堆绣 的制作必须依据一定的比例,因此巨型堆绣的制作通常一个人很 难完成,需要多人一起合作。制作堆绣在选料上,同样有很多讲 究,材料的选择关系到作品最后的整体效果。佛像的肤色、服饰, 各部位色彩搭配需要根据要求,选取不同色泽、不同质地和不同图 案的面料。如《释迦牟尼像》的全身可选白金色的锦缎,服饰为红 色白金边绸缎,背光选用金灿灿的绸缎,加上背景的衬托,使作品呈现富贵华丽、金碧辉煌的效果。因此,制作巨型堆绣前需要按比 例画好草图,准备好材料,否则会遇到很多困难,洛藏就有过这样 的经历。
热贡的堆绣在藏传佛教地区影响很大,青海省内外很多著名寺院纷纷来定做大小不等的堆绣作品。洛藏的努力为自己贏得了好评和信誉,近几年手中的订单不断。
洛藏制作每一幅堆绣都非常用心,注重细节,并且尊重施主的要求。正因如此,洛藏做的堆绣精细华美,立体感十足,在当地有着很好的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