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热贡唐卡艺术家-扎西尖措
1967年出生于同仁县吾屯下庄的扎西尖措祖上唐卡艺术家辈出,18世纪的著名唐卡艺术家巴万就是扎西尖措的先祖。扎西尖措从小跟父亲学习唐卡,父亲去世后,扎西尖措师从著名的唐卡艺术大师久美曲宗(九世班禅的画师)学艺近二十年,熟背了各类密续经典和本尊观想仪轨,并且系统学习了从研磨颜料到勾草设计、上色、描金及开眼的所有工序。扎实的基本功底,加上三十余年的绘画历程,使他的绘画技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热贡地区普遍公认的“唐卡王”。
扎西尖措的父亲叫南杰太,也是一位画师。基于父亲的教导和自己长时间的勤练,父亲的朋友们来家中作客,都会夸赞扎西尖措说:“如果是在以前,你定会是一名很出色的画师。父亲去世后,拜久美曲宗大画师为师。他曾是九世班禅的御用画师,是一位享誉各地的大画师。在拜师时,恩师就曾说:“你是我的关门弟子,假如你能继承好我的衣钵,那就太好了。不过在这之前,我得先考考你,看你能否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师,你看我现在年事已高,你要是没有慧根,恐怕我会力不从心。”说着便随手画了一幅僧人头像,让扎西尖措模仿着画一幅,恩师一看,便对扎西尖措说道:“如果有机缘,我愿将自己毕生所学,全数传授于你。我看你很有绘画天赋,我就收你为徒。”
在此后7年 的时间里,扎西尖措便在恩师座前,一边全力照顾恩师的生活起居,包括做饭、打扫等一切琐碎事务,一边则潜心修习唐卡技艺,每到晚上,扎西尖措和恩师便同坐一处,恩师诵经念佛,而扎西尖措则勤习技艺。 就这样,在恩师的悉心教导下,扎西尖措用了足足7年的时间潜心修习唐卡技艺。因此当时在僧格雄众多后起之秀中,扎西尖措还算是小有名气了。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 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扎西尖措肩负重任,以持之以恒的毅 力,完成了塔尔寺大经堂、小金瓦殿、密宗学院、藏经楼及西纳等活佛宫殿中不同规格的唐卡及壁画450余幅,同时完成塑像、油漆彩绘工作,为塔尔寺的修旧复旧项目做出了突出贡献。现在塔尔寺天王殿悬挂的四大天王唐卡就是出自扎西尖措之手。
在唐卡的绘制过程中颜料的使用是重要环节,绘制唐卡一般选用的是天然的矿物质和天然的植物原料,因此唐卡画色彩亮丽, 经千百年仍不褪色是唐卡的一大亮点。然而,在唐卡市场蓬勃发展、订单不断的情况下,有些唐卡艺术家为谋利益开始用化学颜料代替传统颜料,化学颜料上色快,颜色鲜艳,然而褪色也快,这是唐卡发展中出现的弊端。为弘扬师父的传世技艺,不负师父盛名,努力创作好每一幅唐卡,扎西尖措始终如一地使用天然矿物颜料,对矿物颜料进行系统的研磨,调研出使用方法,继承和发展着传统的唐卡绘制技艺。
唐卡有严格的度量经,不允许个人随意改动,特别是主佛不能 随意改动,否则被视为对佛祖的不敬。如今扎西尖措共收有一百七十多名学徒,大多数是吾屯村和加仓麻村,还有来自热贡其他地方的人,其中已经出师的学徒都已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传承人的扎西尖措和他的弟弟曲智,为传承热贡文化,培养更多的唐卡艺术家,于2009年5月成立了龙树画苑。龙树画苑位于黄南州同仁县的吾屯下村,扎西尖措和曲智兄弟被并称为“吾屯的两支野牛角”,是热贡唐卡艺术 的领军人物。
扎西尖措毕生的愿望就是要完成尊师的夙愿,传承和发展唐卡文化艺术。在僧格雄众多的唐卡艺术家当中,扎西尖措的学徒算是最多的了,他希望学徒们,在将来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唐卡艺术,使唐卡技艺久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