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热贡唐卡艺术家-尕藏才让
如果说绘画是热贡画师的主业,雕塑则是他们的绝活。在热贡,几乎人人都能绘画雕塑,家家都以艺术为业。村中的任何一座院子,都有艺术品陈列;任何一座寺院,都荟萃了佛教艺术的精华。 在庙堂和民居的内外,精美的砖木雕刻装饰,色彩艳丽的壁画和唐 卡,形象逼真的神佛塑像,都足以吸引人驻足细赏。热贡的艺术 品,多年来一直装点着藏族人的生活。
法国当代雕塑艺 术大师米歇尔在对热贡雕塑艺术进行深刻研究后,由衷地赞叹 道:“毫无疑问,热贡雕塑艺术是全球最精美和最华丽的艺术。” 他的观点代表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看法:热贡雕塑艺术,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庞大的作品数量、完整的佛教体系、独特的密宗仪轨和震撼世界的视觉冲击力,成为世界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巅峰。
尕藏才让 1967年,出生在尕沙日热德和村,从小就对像泥塑之类的画画情有独钟,学画画、雕泥塑。吾屯人有句谚语说:“只要吾屯的红土不完,就永远有塑不完 的像。”属北面山系的吾屯村的下边有一大片红土地,不但土质纯净,而且黏性极好,最适合于塑像。吾屯人就是利用当地这些特殊的红土,从古到今塑造了无数的艺术品。而南面山系的碱性黄土, 按照一定比例与北面山系的红土进行混合加工后,也成为制作雕塑作品的理想用料。
热贡民众对雕塑艺术的理解,对泥土的微妙掌控能力,已经渗 人了骨髓和血脉。他们的整体审美目光十分精细而挑剔,而暗含在心理层面的评价标准,并没有写在纸上,甚至也不曾挂在嘴边。 这种不易被外人察觉,只有当地人才能心领神悟的苛刻标准,促成 了热贡雕塑艺术,在漫长的岁月中,一步步实现着巨大的超越,又 一步步走向极端的精致。热贡雕塑艺术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由 代代不息的苍生用心血和智慧的结晶,精心铸造而成。吾屯泥塑经历了七百年栉风沐雨的发展,拥有国内从事雕塑人数最多的群体,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格,它傲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取得了 令世人惊叹的艺术成就,成为世界藏传佛教雕塑艺术发展的重要流派。
从准备到最后完成一尊佛像的雕塑,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 工作过程。一尊精美的塑像倾注着匠人的大量心血,也表现出匠人的艺术才华,一尊塑像塑得是否精美,充分表现了匠人雕塑技艺 的优劣。完成一尊塑像通常要经历选土、砸泥、雕塑、抹压、上色描 金等工作流程。
藏传佛教塑像与绘画非常讲究各部位的比例。掌握好塑像各 部位比例是塑好佛像最基本的技术要求。无论学绘画还是塑像,都必须先从尺寸学起。学习雕塑神佛像是每个艺人走上艺术道路的第一步。学习绘画和雕塑一般从七八岁开始,必须由师父传授技艺,传承方法主要是师父带徒弟,口 传、眼看、手授。开始师父先让徒弟观看寺庙供奉的各种神佛像, 耳濡目染,使徒弟先了解什么是神佛菩萨,在心目中形成一种概念。然后再从选土、砸泥、造骨架、抹泥人手,学习塑像。一般从初学到毕业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
尕藏8岁人学,1982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初中毕业,因为在艺术学课程中显露出的天赋,1982年至1998年他拜著名的雕塑家 仁青、尖木措和更藏、夏吾角等为师,刻苦勤学绘画、雕塑技艺,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功底。
尕藏才让到更藏大师的跟前学了一年多如何打线条框。更藏大师是大家都熟知的,非常有名,他的泥塑技术无人可比。之后更藏大师亲自推荐尕藏才让到仁青大师处学习, 他说仁青大师人品好,塑工也精湛,然后尕藏才让就去那里待了七八年,学习泥塑。在此期间尕藏才让还拜过嘉措大师为师,一直学到22岁。
1998年,尕藏被选为青海省美术协会会员,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他前往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楞寺、果洛拉加寺、四川德格等地的各大寺院绘制唐卡、塑造各类佛像,得到了僧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他的作品也日益受到大家的喜爱,渐渐地声名远扬。
经过二十几年的磨砺,2006年,尕藏才让的泥塑作品《弥勒佛》,在第二届热贡艺术作品大汇展中荣获一等奖。这尊塑像在按“三疏一 经”规范造像的同时,又致力于泥塑的装饰性、工艺性,甚至不惜在 佛像以外的背光、衣饰、莲座等处下功夫,使每个细节都变得生动、 精巧,形成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2010年,尕藏才让被授予青海省二级民间工艺师称号和“热贡艺人 之家”荣誉。2012年4月,尕藏才让的黄南州尕藏热贡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了。他的公司先后为甘肃、四川、青海的40多座寺院制作了 2000多尊佛像,还承建装修了刚察县人民政府和广场、尖扎县措周乡措干口村时轮大佛塔、同仁县浪加村的弥勒大佛等。
2014年7月,尕藏才让被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州级传承人;同年9 月,尕藏才让被授予青海省一级民间工艺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