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热贡唐卡艺术家-噶桑加措(银交加)
唐卡艺术之乡的热贡有很多绘画大师,银交加(噶桑加措)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领军人物之一。1981年出生在吾屯上庄的银交加,1992年到吴屯上寺出家, 法名噶桑加措。噶桑自小生活在寺庙,在上师的教育下成长,用五年的时间学习了佛学经典。之后,跟随唐卡艺术家却滇加学习唐卡,掌握了从研磨颜料、绘制草图、上色、描金到开眼的所有唐卡绘制工序。19岁时,他已经成为热贡地区最年轻的唐卡老 师之一。
从事唐卡艺术创作16年,噶桑加措学养丰厚,技艺精湛,创作 了大量美轮美奂的唐卡作品,贏得了寺院高僧大德和国内艺术大 师的关注和赞誉。2001年,噶桑加措绘制的唐卡《宗喀巴大师像》 精美绝伦,至今还供奉在吾屯上寺的弥勒佛大殿中。
噶桑加措是僧格雄上庄的人,上完小学以后,便在僧格雄上寺的洛赛加措大师座前落发为僧,在寺院用了六年的时间修习佛学经典,为了父母的愿望开始学习唐卡。 直到17岁,便依上师及父母的期许在拉卜楞寺开始修习热贡独有的唐卡技艺。虽然是在拉卜愣寺修习技艺,可噶桑加措的导师却是吾屯下寺的一位大师,他从小便在拉卜楞寺作画,名叫却滇加。拉卜楞寺诵经大殿的一半壁画及唐卡都是由恩师独自完成的。恩师不仅是老一代唐卡艺师中的佼佼者,更为诸多知名寺院绘过多幅精美之作,是一位极具风格的大画师。噶桑加措在恩师座前修习了两年的唐卡技艺,在这两年期间,刻苦修习唐卡的各种工序,虽然学习条件很艰苦,可是求学的念头却是愈来愈强烈。那时候,总感觉时间不够,便会不分昼夜坚持练 习。每到晚上,因为太专注了,加之没有手表就会忘记睡觉, 而恩师会在每日六点半去转寺诵经。就这样刻苦学 习技艺直到第二年的冬天,恩师就将一支画笔和一些颜料送给了噶桑加措,叫他不必再来学,并说噶桑加措的技艺已然娴熟,并恩准其出师。
19岁的时候,噶桑加措便出师独自作画了,那时候他已经收有 25名学徒,后来寺院决定选三名技艺娴熟的年轻画师,为寺院绘制一幅有关吾屯村及寺院历史的大型唐卡,而这幅唐卡便是噶桑加措和其他两名画师共同完成的。这幅唐卡现供奉在僧格雄上寺的弥勒佛大殿中。那时候噶桑加措才20岁。当时噶桑加措还为上寺弥勒佛大殿画了一幅《诸史天众》,这幅唐卡在弥勒殿诸多唐卡中算是精致之作了。
2002年噶桑加措去了著名的果洛拉加寺智明学院修习文化艺术理论,之所以决定学习文化知识,是因为要完成传承和发扬唐卡技艺的伟大使命,就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若是自身没有文化知 识,就不能成为优秀的画师。经过不断的学习 和努力,噶桑加措的艺术理论和创作技法再次得到了高度升华,创作绘制的唐卡也更加具有灵性和艺术感染力。噶桑加措在唐卡领域获得了众多的荣誉称号,成为安多地区有名的热贡唐卡艺术家, 他的作品更是荣获多项大奖。
为了能够造福一方百姓,为社会尽一点绵薄之力,2011 年2月11日,在青海省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修建热贡民族文化宫。 直到2013年6月11曰, 热贡民族文化宫正式举行开馆仪式。噶桑加措始终相信,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对文化学习的兴趣,文化宫内专门设有图书馆。700平方米的图书馆,有佛经、文 化、绘画三类藏书,搜集了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学生可以免费到图书馆查阅、学习。不仅如此,图书馆还面向民众,当地的百姓同样 可以免费参加基础文化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